▶ 指数行情

上证指数

深证指数

创业板指数

交易的本质是什么(股票交易逻辑)

时间:2023-6-12 阅读:83次 作者:365股票网

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一文中聊到,买股票时我们必须要以企业主创业、生意人做生意的角度,来思考股票背后的这家企业。股票交易涉及到股票的买和卖,看起来很简单,但要理解交易的本质、掌握如何交易、并在交易中获胜,却并不容易。交易不只是一种操作,更是一种逻辑。下面我们就来细细体会交易的底层逻辑吧。

交易的本质

投资的本质是,以较低的内在价值换回更高的内在价值,以期未来获取更高的购买力。交易是实现投资的最基本手段。

交易,是以一种资产换取另一种资产。现金是资产,企业是资产,股票也是资产。每一种资产,都有其各自的内在价值。交易的核心是,比较两者资产之间的内在价值,用较低内在价值的资产换回较高内在价值的资产。

股票交易存在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就是现金与股票之间的交换,这个比较好理解。现金与股票之间的交换,又分成两种方式,俗称“买股票”与“卖股票”。买股票,就是用现金与股票交换,也就是说,用现金买入股票。卖股票,就是用股票与现金交换,也就是说,用股票买入现金。

第二种方式,就是股票与股票之间的交换。实际操作中,股票之间并不能直接交换,一般需要通过现金作为媒介才能完成这个操作。就是先把一个股票卖掉,换回现金,再用这些现金买入另一个股票。这种股票换股票的交易方式,在实际股票投资中其实也是经常使用的。

比较的是价值

理解了交易的本质后,“如何交易”这个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简单一句话,交易就是比较,是内在价值之间的比较。

买股票,就是现金的内在价值与股票的内在价值之间的比较。现金的内在价值比股票的内在价值低时,就用现金换回股票。也就是说,股价比股票背后企业的内在价值低时,就买入股票。

卖股票,就是股票的内在价值与现金的内在价值之间的比较。现金的内在价值比股票的内在价值高时,就用股票换回现金。也就是说,股价比股票背后企业的内在价值高时,就卖出股票。

股票交易过程中,要判断这次交易是否划算,如果可以用较小内在价值的资产换回较大内在价值的资产,那就是划算的,就可以完成这次交易。反之,则是不划算的,我们要回避这种交易。判断交易划算还是不划算,需要有一种衡量标准,而股票背后企业的内在价值就是这个衡量标准。

我们投资股票是为了赚钱,当股价比价值便宜,有得赚的时候才去买。同样,当股价比价值贵,有得赚的时候才去卖。其他时候如果没有便宜可以占,那就什么都不做,不买也不卖。价值是买卖股票时需要比较的唯一的对象,我们称作”价值锚”。所以,价值投资者基本都是左侧交易。

远离交易误区

价格比价值低时就买,价格比价值高时就卖。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也很有道理。可惜市场上真正遵循这个简单规则进行交易的人,比例并不高。因为价值这个东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太晦涩难懂了。价值是什么,是企业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折算成价格,折算成我们每天在用的人民币、美金、港币等法币时,到底应该值多少钱,很多人并不知道,也不知道如何去计算。

于是市场上的人们想到了更浅显易懂的历史价格,因为历史价格数据很容易获得,每个股票交易软件中都可以查看。用当前的价格跟过去的价格进行比较,当价格处在历史价格中较低区间时就认为股价很便宜,就会买入股票。相反当价格处在历史价格中较高区间时就认为股价很贵,就会卖出股票。历史价格虽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这种利用历史价格作为买卖决策参考锚的方式,存在两个很明显的逻辑缺陷。

第一个缺陷是,很容易买贵,未来的股价无法回归到买入价以上,导致被套牢、亏损。因为市场中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理性成分,一个热点产生时候经常会催生很大的泡沫,股价飙升,涨个十倍百倍都有可能。当泡沫破裂,价格下跌,如果以历史价格作为参考依据,跌到高点的 50%甚至 20%以下时,很多人会觉得股价被低估,这时候买入会觉得很划算。但这种情况下买入,一旦热度褪去,股价还会继续跌跌不休,再来个几次腰斩都有可能。由于之前的股价没有真实盈利和价值支撑,股价可能永远也回不到原来的价格水平,甚至也回不到买入价水平。

有些人可能不服了,那我可以不买这种没有业绩支撑的热点股,可以买经营状况良好、有真金白银进账企业的股票。其实,这类企业股票也可能会有超级高估的时候,市场情绪高涨时候,市盈率经常会到五六十倍甚至百倍以上,如果哪一天股价跌了 30%,跟历史价格比,大家就会以为当前价格便宜了,其实这时候市盈率还是很高,同样也会买贵。

第二个缺陷是,很容易错过一些业绩优秀、利润增长潜力巨大的优秀企业。市场上存在一些业绩成长性非常好的企业,利润十年如一日地稳步增长,股价也会随着业绩稳步增长。那么跟历史价格比,当前股价可能一直处在历史高位区间,这时候就会认为股价很贵,从而错过了买入高成长优化企业的机会。

除了要避免“使用历史价格决策买卖”的交易误区外,我们也要避免“通过预测市场走势、行情、趋势、周期等这些宏观层面的数据来决策买卖”的交易误区。因为预测这些宏观数据太难了,影响它们的因素太多,即使你花费很长时间去研究它,也很难预测得准,结果往往不如人意。市场上的股价是由成千上万投资者共同出价决定的,所谓人心难测,谁能预测得准其他人如何出价呢。一条消息每个人的理解会不一样,你理解股价可能会大涨,但实际上只是小涨,甚至不涨或下跌。即使你预测准了这条消息对股市的影响,但是普通大众看到的消息往往具有滞后性,等你看到后股价已经涨一波了,再进去可能就是接盘。

至于说预测周期那也很难,很多人坚信周期一定存在,但是要预测周期什么时候出现、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那就很难了。鼎鼎大名的周期大师——约翰·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当年投入股市,试图去预测周期,最后也是输得很惨,更不用说我们普罗大众了。

给企业估值

股票交易的核心是比较价值。但是问题来了,现金和股票是不同的资产,价值又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怎么比较?现金资产比较好理解,一般代表的是一种法币,即使是类现金资产,一般也是可以较容易地转换为法币单位。但是股票背后企业的内在价值,与法币之间并没有一个可以简单地相互转换的公式,比较两者之间的价值就变得很难了。

这时候就需要去评估企业,给企业的内在价值估算出一个价格,这就是估值。估值,是以法币计价的方式把股票背后企业的内在价值评估出来,也就是把企业的内在价值转换为法币单位,这样企业的内在价值与现金都处在同一个计量单位维度中,就可以相互比较了。给企业估值,为交易时比较资产之间的价值高低提供了一种可能。

那么如何给企业估值?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我们再次回到《股票的本质》一文中介绍的:股票,可以给股东带来持续不断的利润分红,也可以带来企业最终破产后的清算资产。这些利润分红和清算资产,是我们拥有股票后可以获得的,而利润分红和清算资产是可以非常容易地转换为其中一种法币单位。所以,我们应该从利润分红和清算资产的角度出发,来给企业估值。

最早,格雷厄姆提出给企业估值,用的是“企业资产清算法”。虽然这种估值方法在今天看来有很多局限性,但在百年之前这个理论还是非常超前的,即使拿到今天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它的局限性主要在,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马上破产清算资产的,如果不马上清算资产的话,在往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企业经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变化。也许是常年亏损,把原有的资产耗费完了,最后破产清算时候股东就分不到多少资产。也许是业绩很好,最后股东分到的钱比前期计算的清算资产多了很多。

后来又出现了很多估值法,目前最被业界认可的是巴菲特提出的“自由现金流折现估值法”。这种估值方式考虑了企业未来经营获取的利润分红,也考虑了企业未来的成长。

关于估值理论,内容很多,我们后面再聊。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2720141480@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