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兵法老祖宗早就总结出敌对的战略大方镇,在股市想要跟庄,就需要了解庄家的一举一动,什么时候建仓,什么时候洗盘,拉升的状态是怎样的,洗盘和出货有何区别。了解这些的根本就是要了解庄家的建仓成本。只有知道庄家的建仓成本,才能最有效的分辨庄家洗盘和出货。那么,了解庄家建仓成本需要从哪些方面去看呢?
很多技术理论都说均线就是成本线,60日均线就是60日的平均成本线,120日均线就是120日的平均成本线,这句话没毛病,但是并不一定反应真实的庄家成本,这仅仅体现了某一个时间段内的交易者平均成本。打个比方,某股票走出了建仓的圆弧底形态,刚好是120个交易日,那么是否以120日均线估算庄家成本呢?但是这里面忽略了一个换手率的问题,假设每日的换手率是0.3%左右,那么120日的整个换手率就是36%,这其中还包括散户的交易流量,36%显然不足以控盘,还没有达到庄家的建仓成本。很多人会说3%的换手率太低了,会有哪只股票有那么低的换手率吗?可以通过个股查询,低于0.3%换手率的股票比比皆是。而一些黑马股,大牛股往往都是在这种低换手率的冷门股中诞生的,由此可见,想要核算庄家的建仓成本,换手率是离不开的技术指标,用换手率来计算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
换手率=成交量/流通盘x100%。这个换手率公式对于大多数股民来说都是比较清除的,但是换手率和庄家成本如何计算呢?其实,我们不需要在庄家建仓的过程计算换手率,只要在庄家拉升过程中了解即可,因为我们不希望与庄家建仓的过程一起经过漫长的等待期,只要在拉升期或者洗盘阶段发现并介入就来得及。庄家的建仓成本从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的这段时间,当然有些连续下跌的股票可能庄家还在一边接受股价下跌一边建仓的,有时候庄家的实际建仓成本要高于我们估算的成本,这对我们分析庄家的操盘影响不大,我们一般只需要估算庄家可能的最低成本即可。
怎样确认庄家开始建仓
确认庄家开始建仓成本,一般以周K线和MACD两个指标就够用了,在股市操盘中,很多散户更注意日线和分时线,这是一种错误的看盘方式,月线周线是大趋势,日线和分时线是小波浪,盯住分时线忽略周线就有些本末倒置了。话题扯得有点远,分析庄家建仓周K线图的参考价值最大,周K线的均线系统由空头转为多头排列,证明有庄家介入,所以周MACD指标金叉可认为是庄家开始建仓的标志,这是计算换手率的起点。
庄家的成本计算
在市场中,大多数都是中线庄家,其控盘度大约在40%一60%之间,这种持仓量活跃程度较好。庄家的相对控盘超过60%的持仓量时,即达到绝对控盘,这种股,大多是长线庄家所为。如果,在一只股票中有20%的筹码属绝对的长线投资者,这批人等于为庄家锁仓。当然控盘度是越高越好,因为个股的升幅与持仓量大体成正比的关系。据传市场上某只股票的控盘程度只有达到90%,才会有十几倍的涨幅。一般而言,股价在上涨时,庄家所占的成交量比率大约是30%左右,而在股价下跌时庄家所占的比率大约是20%左右。但股价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初步假设放量/缩量=2/1,这样可得出一个推论:前提假设为若上涨时换手200%,则下跌时的换手则应是100%,这段时间总换手率为300%,则可得出庄家在这段时间内的持仓量=200% x 30%一100%x20%=40%。即庄家在换手率达到300%时,其持仓量才达到40%。即每换手100%时其持仓量为40%/300% x100%二13.3%。当然这里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把从MACD指标金叉的那一周开始,到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来再除以流通盘,可得出这段时间的换手率,然后再把这个换手率x13.3%得出的数字即为庄家的控盘度。所以一个中线庄家的换手率应在300%一450%之间,只有足够的换手,庄家才能吸足筹码。
至于成本,可采用在所计算的那段时间内的最低价加上最高价,然后除以2,即为庄家的成本区,虽然简单,但相当实用,误差不超过10%,把庄家的成本和持仓量计算出来以后,庄家的第一目标为成本x (50%+1),即若庄家成本为10元,则其最低目标即第一目标为15元,这样我们就可在操作上做到有的放矢。
经过初步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庄家的建仓成本区间,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价格范围,不可能精确到几角几分的,但是有了成本区我们就可以继续分析庄家是在洗盘还是在出货,是最后拉升一个高点,还是借机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