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经营指标
2022年,招商银行度过了非常艰难的一年。在总资产规模增长9.62%的情况下,营收增长了4.07%。利息收入相对表现更好,增长7.02%,非息收入微降0.65%。非息收入占比对比21年下降了1.7%。
净利润增速不错,达到了15.09%。
二、分板块拆解
1、存贷板块
(1)、贷款利息收入
招商银行2022年取得了2182.35亿净利息收入。这里面主要由两大板块组成。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投资利息收入。
其中贷款和贷款利息收入为2656.01亿,占利息收入的75.2%。存贷业务利息收入同比增长5.96%。高于营业收入增长水平,但是低于利息收入增长水平。
备注:利息收入未考虑利息支出;净利息收入是收入减去支出。
公司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为4.54%,对比2021年下降13个基点。
(2)、存款成本
22年招行客户存款利息支出1,058.36亿元,同比增长25.50%,主要是因为客户存款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存款成本率有所提高。平均存款成本为1.52%,上升11个基点。
(3)、资产质量
A、22年不良生成率为1.15%,对比21年提升了20个基点。但是绝对数字不算高。
B、核销/处置数据温和增加。
C、贷款计提增加;非贷款计提减少。总信用减值损失减少。这是公司在个位数营业收入增长情况下,还可以取得2位数净利润增长的核心原因。不过这是正常的,丰年多计提,欠年少计提。整体利润波动小一点。
D、逾期贷款/不良贷款指标提升,说明公司的资产质量继续承压;
房地产贷款占比从21年的7.21%,下降到6.21%。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3.99%,较上年末上升2.60个百分点。对此笔者认为这不算坏事。房地产的问题众所周知,很难说哪个银行的表现明显优于同行。招行选择了快速确认不良及出清不良的方式。这是我认同的方式。希望看到23年招行可以明显的出清房地产不良。
小评:
22年招行的存贷业务确实比较艰难。资产质量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在贷款收益率下降13个基点的情况下,存款成本没有同比下降,居然提升了11个基点。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社会金融主体在一个特殊时期没有去选择投资、消费,而是去存钱,而且是定期存款更多。对此,我们接受即可。毕竟这不是常态。
2、投资板块
金融投资是招行资产负债表的第二大板块。涉及2.77万亿资产。这部分分为三个小块、两个大块。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投资。
这两部分主要是公司进行的债券、基金投资。可以理解为公司作为交易银行的业务,看的是投资交易水平。
这是招行非息收入的组成部分,体现在合并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2年这部分取得了178.63亿的收益,21年同期数据为219.44,同比下降了18.6%。
这和22年的金融大环境有关。
(2)、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
这1.55万亿资产主要是持有政府及政策性银行债券。这部分债券不以交易为主要投资目的,属于战略性长期持有。因此不怎么受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其收入计入利息收入。
这是招行利息收入的一部分。投资利息收入658.08亿元,同比增长17.39% ;投资平均收益率3.24%,同比下降11个基点,主要是受近年来市场利率下行的累积影响。在金融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这部分收入反而成了稳定收益的压舱石。
3、财富管理板块及零售业务
零售业务可以分为个人贷款和财富管理业务两大部分。如下是零售业务的一些非直接财务指标的基础性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客户数量增长不错;信用卡流通卡数据增长基本停止,这和过去几年居民部门杠杆率居高不下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相对而言,信用卡交易余额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零售客户存款余额出现了非常规大幅增长。如同我们在前面分析存贷业务时所讲,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
(1)、零售贷款
就资产质量而言,22年多数零售资产质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这个可以理解。毕竟22年情况比较特殊。
就规模而言,招行零售业务中最为重要的个人住房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增速放缓。可以预计这种放缓是一个长期状态。
(2)、大财富管理业务
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09.03亿元,同比下降14.28%,其中:
代理保险收入124.26亿元,同比增长51.26%,主要是客户保障需求上升,本公司期缴保险
销量及费率均同比提升 ;
代销理财收入66.45亿元,同比增长5.61%,增幅较上年有所放缓,主要是因为理财产品日均余额增幅放缓及理财销售费率有所下降 ;
代理基金收入65.99亿元,同比下降46.41%,主要是资本市场震荡下行,代理基金销售规模下降及高费率的股票型基金占比降低 ;
代理信托计划收入39.79亿元,同比下降47.24%,主要是本公司压降融资类信托产品,代理信托销量及代销费率有所下降 ;
代理证券交易收入9.03亿元,同比下降29.51%,主要受香港资本市场行情和交易活跃度影响。
小评:
22年招行大财富管理业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这里面最大的原因是22年是熊市,资本市场低迷。但是就招商的财富管理业务具体而言,我们能看到一些亮点,也有部分隐忧。
在受资本市场景气度影响较大的代理基金、证券交易业务下滑的同时,代理保险业务取得了高速增长。只要产品线够丰富,可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其中信托业务的下滑具有长期性,这和房地产的大周期有关。
我的一点隐忧来自代理基金收入。一方面在证券市场的萧条周期,全行业出现了下滑。但是包括招行在内的银行业的下滑幅度超过了同业。这种是否是一个长期趋势,还需要观察。
总体上,我对于招行的大财富管理业务呈较为乐观的态度。主要是招行的产品线足够丰富,客群持续增长。这部分业务的前景不用担心。
三、关于招行的未来及战略思考
时隔一年,今天再写招行的2022年年报点评时,和当时写2021年年报点评的心境很是不同。21年招行的报表可谓是高歌猛进。22年情况复杂了很多。
目前的招行面临一些困难,有短期的、也有中期的。
(1)、由于过去几年疫情的冲击,影响了招行的资产质量和息差。这需要一点时间去消化;
(2)、去年的熊市对于招行的基金销售业务冲击不小。这一方面是一次性的冲击,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银行系受到券商和第三方销售机构的冲击。这个情况有些复杂;
(3)、来自房地产的冲击影响深远。
A、对公贷款的不良率目前为3.99%。对此,我认为这不是坏事。招行选择了加速释放不良。预计到23年末,情况会好很多。
B、招行最为优质的房地产按揭贷款也受到影响。一方面是息差收窄;其次是增速放缓;
C、大财富管理中的代理信托业务明显收缩。信托的底层资产是地产相关的,这种收缩可以理解为是长期的;
(4)、居民杠杆率居高不下。未来信用卡业务发展不会快;
好的方面也不少。
(1)、房地产对公不良贷款已经消化了一年多。目前正处在不良出清的路上;
(2)、疫情过去了,企业经营正常化、人民生活正常化。银行资产质量好转;信贷更为活跃;可以预计之前畸形的存款大增现象将逐步消失;
(3)、私行及财富客户增速不错,未来财富管理将是招行的重要出路;
(4)、小微贷款占比不高,但是增速不低。不知道未来招行是否会选择发力这一个方向。这是一块硬骨头。
(5)、降息周期已经接近底部,未来反转可期。当然具体的时间还不好判断,可能需要一年甚至两年。
今年招行的一个重要看点并不是具体的财报数据,而是公司战略变化。公司战略从之前的零售银行、轻型银行转变为价值银行。
事实上,关于招行的战略我想了很久。无论是零售银行还是轻型银行,这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公司战略。价值银行并不是很容易理解的提法。
为什么提价值银行,可能是一种平衡的结果。招行在历史上处处领先,引领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浪潮。时至今日,那些显而易见的方向及机会已经不多。这个时候可能更需要稳健与平衡,可能招行自身也在寻找方向。作为价值银行的招行将走向何方,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陪它一起前行。